跳转至

7.常见的地质灾害(8')

(1)地震、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。

① 地震

概念

地震,俗称大地的震动,是指地球某个部位的岩层破裂,致使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的现象。

地震概况

  1. 地震要素
    • 震源:引发地震、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。
    • 震中: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,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。
    • 震源深度:震源到震中的距离。
    • 震中距:地震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。
    • 震源距:震源到地震台的距离。
    • 等震线: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(烈度)的各点的连线。
  2. 强烈地震的一般特点
    1. 突发性;
    2. 破坏性;
    3. 连锁性:余震、滑坡、泥石流、水灾、火灾、海啸等

地震类型

  1. 成因分类
    • 构造地震:又称断裂地震,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断裂所引起。构造地震分布广,强度一般较大。地球上约90%的地震和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。
    • 火山地震:火山爆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。
    • 陷落地震:石灰岩发育的地区,岩石长期被地下水溶蚀,形成巨大的空洞,一旦上覆岩石重量超过岩石的支撑力,地表即发生坍塌,引发地震。
  2. 震源深度分类
    • 深源地震:300~700km
    • 中源地震:70~300km
    • 浅源地震:<70km,此种破坏最大,且震源多在5~20km
  3. 震级大小分类: 微震(< 3)、弱震(3~4.5)、中强震(4.5~6)、强震(> 6)
  4. 震中距分类: 地方震(<100km)、近震(100~1000km)、远震(>1000km)
  5. 发震时代分类: 现代地震、历史地震、古地震

地震序列

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或同一震源体内,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地震,称为地震序列。

② 地质灾害

概念

由自然地质作用直接引起的,造成人类死亡、财产损毁,破坏自然形貌和生态的地质现象和过程,称为自然地质灾害,简称地质灾害。

一般特征

  1. 自然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;
  2. 自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;
  3. 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有一个从渐变到突变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;
  4. 自然地质灾害的局域性和区域性;
  5. 自然地质灾害具有两重性。

(2)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。

① 滑坡

基本特征

块体在重力、水压力、地震震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移的现象称为滑坡。它与崩塌的区别是具有滑移的斜坡,与泥石流的区别是泥石流多为含水量高含碎屑物高的特殊洪流,而滑坡体本身含水量较低。滑坡体可以呈单体,也可成群出现。其规模不等,小者可在数十立方米以内,大者可达数千立方米以上,最大达到数亿立方米。

形成条件

  1. 地形条件: 坡度较大的斜坡是滑坡发生的有利地形条件。
  2. 岩土条件: 松散的土层、软弱的岩石(如泥岩、页岩)或风化严重的岩石容易发生滑坡。
  3. 水文条件: 降雨、融雪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,增加土体重量,降低土体强度,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因。
  4. 人为因素: 人类活动如开挖边坡、堆填土石、植被破坏等会破坏斜坡的稳定性,增加滑坡风险。
  5. 地震活动: 地震可以引发或加剧滑坡的发生。

② 崩塌

基本特征

斜坡上被陡倾破裂面分割的岩土体块,经强烈风化,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而快速坠落的现象,称为崩塌。崩塌过程按块体的地貌部位和崩塌形式又分为3种:

  1. 山崩:规模巨的山体脱离根基,呈垂直或近垂直方式崩塌的现象。山崩可引发泥石流与滑坡。
  2. 崩落:俗称塌方。是指岩块崩裂,脱离根基,发生垂直下滑、滚落的现象。
  3. 坠石:坡体发生局部失稳,发生石块坠落的现象。

形成条件

  1. 地形条件: 陡峭的斜坡(通常大于45度)是崩塌发生的有利地形条件。
  2. 岩土条件: 节理发育、裂隙较多的岩石(如石灰岩、花岗岩)或松散的土体容易发生崩塌。
  3. 水文条件: 降雨、地下水渗流会降低岩土体的强度,增加崩塌风险。
  4. 人为因素: 人工开挖边坡、采矿活动、爆破等会破坏岩土体的稳定性,引发崩塌。
  5. 地震活动: 地震是崩塌的重要诱因之一,强烈的地震震动可以导致岩土体突然失稳。

③ 泥石流

基本特征

发育在山区沟谷、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、顺山谷运动的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。稠度大者如混凝土,小者如含石块的泥浆。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,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,奔腾咆哮而下。其规模巨大者,地面为之震动,山谷犹如雷鸣。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,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、漫流堆积。

形成条件

  1. 陡峻的、便于集水、集物的地形地貌;
  2. 有丰富的松散物质
  3. 短时间内暴增的水源。